全國咨詢熱線:0769-22403779
(一)從管理目標的角度
從管理目標來看,現代物流管理是指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將產品、服務和信息從生產地流向銷售地的過程,以及為實現高效、低成本的倉儲而進行的計劃、實施和控制活動。另一方面,供應鏈管理是一個提供產品、服務和信息的過程,從最終用戶和原始供應商之間的關鍵業務流程的集成開始,從而為客戶和所有其他流程參與者增加價值。因此,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在服務客戶方面是一致的。
雖然他們的管理目標是一樣的,但并不意味著他們的工作性質是一樣的。突出了供應鏈工作的本質,即處理和協調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至最終用戶之間的各種關系,而物流工作的本質則是關鍵績效,具有一定的物流工作者的生產技能,通過物流設施、物流手段,機械等工作,適用于物流活動的對象。
(二)從管理內容的角度
從管理內容來看,物流管理的內容包括物流活動和其他與物流活動直接相關的活動。它包括從原材料供應到產品銷售的所有物流活動。供應鏈管理更為復雜。供應鏈管理通過前饋信息流、反饋物流和信息流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最終用戶作為一個整體聯系起來。供應鏈管理包括業務流管理、信息流管理、資金流管理、增值流管理和物流管理。因此,物流管理是供應鏈管理的一部分。
同時,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之間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例如,物流也包括城市物流、區域物流和國際物流,這些顯然不是供應鏈管理的研究對象。當然,對供應鏈的研究涉及到產品設計與制造管理、集成生產計劃的跟蹤與控制、企業間的資金流管理等方面,也沒有將物流管理作為研究對象。
即使管理的范圍僅限于企業管理,物流管理與供應鏈管理也有著明顯的區別。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的產銷組織,而物流管理則是為企業的產銷提供服務,完成物流的物質流。物流服務的次要特征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和任何狀態下都不會改變。
(三)從管理手段的角度
從管理手段來看,供應鏈管理是基于互聯網的供應鏈交互信息管理,是基于電子商務的運作模式。在電子工具和網絡通信技術的支持下,通過在線傳輸,可以方便地實現商業流、信息流和資金流。
但是,物流即材料的空間位移,以及具體的運輸、儲存、裝卸、配送等活動都不能通過在線傳輸的方式直接完成。雖然,現代物流離不開物流管理信息化,也要利用互聯網技術。但互聯網顯然并不構成物流管理的必要手段。換句話說,物流也可以在非互聯網技術條件下運作。
第一,快捷性
通過快速運輸和科學的物流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實現快速物流。在供應鏈管理中,快速物流是供應鏈的基本要求,是保證供應鏈高效運行的基礎。
第二,信息共享
與傳統的縱向一體化物流模式相比,供應鏈一體化物流信息流大大增加。需求信息和反饋信息的傳遞不是階段性的,而是網絡型的,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快速掌握供應鏈中不同環節的供需信息和市場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和協調。
隨著共享信息的增多和先進技術的應用,供應鏈上任何節點的企業都能及時掌握市場需求信息和整個供應鏈的運行情況,各個環節的物流信息都能透明地與其他環節進行溝通和共享,從而避免了需求信息的失真。同時,通過消除不增值的過程和時間,供應鏈物流系統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為實現供應鏈的敏捷化和精細化運作提供基本保障。
第三,多樣性
在供應鏈管理中,物流的多樣性體現在物流形式和商品的多樣性上。物流形式的多樣性主要是指物流運輸方式、托盤等的多樣性。
第四,人性化
物流是根據用戶的要求,實現多種產品、可靠質量的客戶親和力服務。在供應鏈管理中,物流不僅需要科學的管理方法,還需要實時適應客戶需求的變化,體現人性化需求的特點。